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是企业实现智能化的关键,该领域有 7 家企业在成立 3 年内成为独角兽。如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商中欣晶圆、半导体分立器件制造商荣芯半导体等。
一些独角兽发展拥有「加速度」,很难与行业背书脱离关系。
4 资本心态:信则重注 在一级市场优质投资标的显著减少的近几年,拥有深口袋的头部资本对于好项目的争抢也越来越显著。他们一旦发现优质项目,先用重金、高估值进入抓住份额。这样一来,所谓的市场好项目更容易快速起估值、快速成为独角兽。
据 IT 桔子统计,在成立 3 年即成为独角兽的 72 家企业样本中,包括 IDG 资本、红杉资本中国、腾讯投资在内不少明星资本,在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就已投资至少 5 家企业。
在这 72 家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IDG 资本就已投中其中 16 家企业,合计投资 31 次。2019 年,香港中文大学博士,人工智能研发与应用专家沈小勇和其博士导师贾佳亚教授一起创立思谋科技。思谋科技在成立第 2 年,就以 12 亿美元估值成为独角兽。在其成为独角兽之前,合计获 4 轮融资,IDG 资本参与了全部 4 轮投资;光大控股孵化的高科技创新企业特斯联在 2018 年 10 月完成 12 亿 B 轮融资后,估值 20 亿美元,IDG 资本为领投方,在此之前,特斯联完成 A 轮及 A+轮融资,均有 IDG 资本身影。另外,IDG 资本在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投资 3 次的还有鲸灵集团和锅圈食汇。
72 家企业中,红杉资本中国与腾讯在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均已投资 15 家企业。红杉资本中国在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就 3 次加注小马智行 Pony.ai、快看漫画及 Fiture 沸彻科技;人工智能领域云端算力平台燧原科技成立于 2018 年,在 2021 年成为独角兽,3 年时间里,燧原科技完成 5 轮融资,腾讯投资除首轮天使轮未参与外,并未缺席剩下的 4 轮,除此,腾讯投资在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就 3 次加注社交电商平台鲸灵集团。
另外,包括 GGV 纪源资本、阿里巴巴、五源资本、真格基金等 13 家资方在企业成为独角兽之前就已选中 5 家及 5 家以上。
由此可见,企业能够在成立 3 年时间内快速实现估值破 10 亿美元,跻身独角兽俱乐部,与企业背景,企业创始团队成熟度,企业所选行业及企业背后投资方密切相关,一般以上几种元素又是相辅相成,如同「吸引力法则」一般,让企业在成立 3 年这个关键节点,成为未来可期的独角兽。(本文为节选无数据图片,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IT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