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国内品牌供应链崛起
“此前洋品牌的盛行,源于国内制造业的孱弱和供应链不完善。”《包姐说商业》创始人严蓉告诉陆玖财经,随着国内供应链的完善和品质的过硬,不少洋品牌将加工基地或者代加工厂选择在国内,降低成本。
甚至一些创业者,依靠国内先进的生产供应链,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严蓉举例,发端于郑州的代字行家居,此前为宜家家居的代购企业,随着宜家在二三线城市的布局,代字行家居通过多年的商业沉淀,专注于销售小而美的家居产品,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在严蓉看来,国内不少品牌的产品创意和质量,已经开始比肩甚至超过国外的一些大品牌,尤其是在运动鞋品牌领域,更是可圈可点。
严蓉认为,当下国内品牌迎来一个契机。一方面,当前国潮势头凶猛,年轻人除了看重品牌之外,也更看重根植于其中的国潮文化;另一方面,抖音、小红书、直播等新兴渠道,给了不少长尾部品牌通过互联网快速崛起的红利期。
严蓉的观点,得到了河南大新化妆用具有限公司(下简称:大新公司)董事长丁文举的共鸣。丁文举表示,其主力产品化妆刷主要为国外大牌化妆品牌供应。“疫情期间订单有断档期,我们也思考做自己的品牌,目前效果还是不错的。”丁文举告诉陆玖财经,目前不少全球知名的化妆品品牌,都使用国内生产的化妆刷、化妆盒等配套产品。“有一次国际展会,我们展示的化妆盒只要240元,国外大品牌则要800多元,知道我们是他们的代工厂,当场售罄。”
丁文举认为,包括化妆刷在内的很多领域,国内的供应链都在稳步提升水平,“现在国内品牌需要的就是时间和渠道,通过时间来沉淀价值,通过渠道走向全国甚至全球。”丁文举表示,其目前通过上海一个合作伙伴,已经在1.6万家美国商店铺货其产品,他也更有信心打造属于自己的品牌。
03
洋品牌“躺着挣钱”时代过去了
相较于国产品牌的强势反攻,不少洋品牌还停留在进入中国市场就可以“躺着赚钱”的老观念上。
“此前,我们的快消品行业比较弱势,国外的百年老品牌进来后,迅速占领心智,稳定了市场,比如可口可乐、雀巢、联合利华和宝洁系列等等,但是这几年,随着互联网的崛起,新国货的崛起,人口代际产生后,新一代的用户并不买这些老品牌的账了,于是品牌优势开始消失。”一名业内人士这样表示。
当然,国内品牌攻占此前洋品牌的山头,并不止于价格优势,而在于对消费市场的深谙、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另外,拥抱直播带货等新的渠道形式,也是新兴国货品牌们崛起的原因。而洋品牌们的应对策略,则各有各的办法——